当前位置
主页 > 产品中心 > 产品四类 >
「历史故事」王景治黄河
2022-05-28 02:11
本文摘要:民国 吕佛庭《黄河万里图》。(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)西汉末年,由于黄河泥沙恒久聚集,“河水高于平地”(《汉书·沟洫志》),黄河经常决溢。 汉代曾两次大规模修治黄河。在王景治河之前,已经有过一次。 那是汉武帝时(公元前132年),黄河从瓠子河(河南濮阳)决口,洪流泛滥于16个郡,造成严重灾害,历时二十余年,直至元封二年(公元前109年)武帝派汲仁、郭昌征调数万民工修治黄河。为表现诚意,武帝亲临治河所在,举行祭祀仪式,沉白马、玉璧以祀水神。在祈禳仪式竣事后,才命民工运柴禾堵决口。

亚博全站app官网

民国 吕佛庭《黄河万里图》。(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)西汉末年,由于黄河泥沙恒久聚集,“河水高于平地”(《汉书·沟洫志》),黄河经常决溢。

汉代曾两次大规模修治黄河。在王景治河之前,已经有过一次。

那是汉武帝时(公元前132年),黄河从瓠子河(河南濮阳)决口,洪流泛滥于16个郡,造成严重灾害,历时二十余年,直至元封二年(公元前109年)武帝派汲仁、郭昌征调数万民工修治黄河。为表现诚意,武帝亲临治河所在,举行祭祀仪式,沉白马、玉璧以祀水神。在祈禳仪式竣事后,才命民工运柴禾堵决口。经由这次整治,以后80年间黄河没有发生洪流灾。

汉代第二次修治黄河即王景治河。此前,即王莽始开国三年(公元11年),黄河发生第二次大决。

“河决魏郡(治邱,今河北临潭县西南),泛清河以东数郡。先是,莽恐河决为元城(今河北台甫东)家墓害,及决东去,元城不忧水,故遂不堤塞。

”(《汉书·王莽传》)。洪水在今鲁西、豫东一带泛滥了近60年。汉明帝时,浚仪渠(今河南开封一带)年久失修,经常发生水灾,其时有人举荐王景能治理水患,汉明帝便公布诏令,命王景与王吴配合修凿浚仪渠。

王景提出用“堰流法”整修浚仪渠。“堰流法”就是凭据地形的差别,接纳差别的方法,把堵塞了的地方买通,使积水能够痛快酣畅地流过。这种因地制宜的洽水方法,是王景凭据前人的履历总结出来的。浚仪渠修好之后,汉明帝很兴奋。

永平十二年(公元69年),汉明帝亲自召见王景,把治黄河、修汴渠的艰钜任务交给了他。为表现信任和期望,明帝把古代流传下来的《山海经》、《河渠书》、《禹贡田》等珍贵的史籍犒赏给王景,让他借鉴昔人的履历,完成治河修渠的重任。据《后汉书.王景传》纪录,这年夏天,“遂发卒数十万,遣景与王吴修渠,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。

景乃商度阵势,凿山阜,破砥绩,直截沟涧,防遏冲要,疏决壅积,十里立一水门,令更相洄注,无复溃漏之患。”从以上纪录看,“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”是治河;“凿山阜,破砥绩,直截沟涧,防遏冲要,疏决壅积”是修渠,即修整引黄入泗的汴渠;“十里立一水门,令更相洄注”,则是在汴渠受河处设立水门,以控制水量。可见王景治河是河、汴兼顾,而以治河为主。其治河的主要措施是修筑大堤,把黄河重新置于两岸大堤的约束之中,并顺着自然阵势而接纳一条下游远比西汉大河为迳直的、距海最近的行洪门路。

由于河流比降大,水流挟沙能力强,再加上他建设汴口水门和整修汴渠的乐成,使汴渠成为黄河下游理想的分洪道,对黄河也起了分流分沙、淘汰主河床淤积抬升速度的作用。今后,黄河800年间未曾改道,水灾也淘汰了。


本文关键词:「,历史故事,」,王景治,黄河,民国,吕佛庭,亚博全站app官网登录,《

本文来源:亚博全站app-www.qzquanwang.com

联系方式

电话:0828-81342333

传真:081-46657864

邮箱:admin@qzquanwang.com

地址: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阿图什市过仁大楼46号